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加入WTO後,隨著外國及港澳台資本的不斷湧入,也給國內企業帶來了國外一些先進的企業管理理論和方法。我國企業開始陸續應用全麵預算管理、價值鏈管理、客戶管理、績效管理、製程管理、杜邦分析法等國外企業較為成熟的一些先進的企業管理理論,並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成效。學習借鑒國際企業先進的管理理論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內企業經營者的經營理念,提升了國內企業的競爭能力。目前,我國很少有企業利用杜邦財務分析,即使利用了也存在很多問題利用效果差。因此,本文在研究杜邦財務分析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分析了我國企業利用杜邦財務分析的現狀。
一、杜邦財務分析的基本理論
(一)杜邦財務分析的涵義
獲利能力是企業的一項重要的財務指標,對所有者、債權人、投資者及政府來說,分析評價企業的獲利能力對其決策都是至關重要的,獲利能力分析也是企業財務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杜邦財務分析體係(The Du Pont System)是一種比較實用的財務比率分析體係。這種分析方法首先由美國杜邦公司的經理創造出來,故稱之為
杜邦分析體係。這種財務分析方法從評價企業績效最具綜合性和代表性的指標—權益淨利率出發,層層分解至企業最基本生產要素的使用,成本與費用的構成和企業風險,從而滿足通過財務分析進行績效評價的需要,在經營目標發生異動時經營者能及時查明原因並加以修正同時為投資者、債權人及政府評價企業提供依據。
(二)杜邦財務分析的基本原理
其基本原理是將財務指標作為一個係統,將財務分析與評價作為一個係統工程,全麵評價企業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在全麵財務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全麵財務評價,使評價者對公司的財務狀況有深入而相互聯係的認識,有效地進行財務決策。從
杜邦分析圖可以看出權益淨利率和企業銷售規模、成本水平、資產營運、資本結構有著密切的聯係,這些因素構成一個相互依存的係統,隻有把這些係統內各因素的關係安排好、協調好,才能使權益淨利率達到最大,才能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理財目標。
(三)杜邦財務分析的優勢
杜邦財務分析體係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其係統性,即用係統和聯係的觀點來進行財務分析,通過杜邦財務分析指標體係圖這個工具把各項基礎財務指標係統地組織起來,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綜合評價,並分析其具體成因。杜邦財務分析體係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1.高度重視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整體性;2.突出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協調性的分析;3.分析具有鮮明的層次性。
二、我國企業杜邦財務分析體係存在的缺陷
(一)不能評價企業盈利能力的質量
無論是從契約理論的角度,還是從信息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企業管理者都很可能通過適當調整會計利潤向信息使用者傳遞一種虛假信息。現有的杜邦財務分析體係,是通過權益淨利率、資產淨利率和銷售淨利率3個指標來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而這 3 個指標都與會計利潤密切相關。由於會計利潤容易受到企業管理層的人為操縱,那麽就影響到企業的利潤質量,從而使得權益淨利率、資產淨利率、銷售淨利率這3個指標,隻能從數量上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無法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質量”。
(二)不能反映企業實際的營運能力
現有杜邦財務分析體係,是通過資產周轉率的分析來反映企業的營運能力。資產周轉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評價企業資產的運營效率,但它也存在著不足。其計算公式雖然簡便,易於操作,但分子、分母的計算口徑卻不一致,據此進行營運能力分析所得出的結論,往往不能準確的反映實際。除此之外,銷售收入中可能存在相當一部分的應收賬款,這會誇大資產的周轉速度,也不能準確的反映實際。
(三)考核能力不夠
考核主體不當,考核不全麵,考核力度也不夠。目前企業經營層的考評是企業自己來擔當的,這在公司治理上缺乏法理依據,對企業外的副總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沒有約束力,這就造成了多頭考評,考評指標不一致的尷尬局麵,也招來對杜邦財務分析體係的抵製。對杜邦財務分析體係的認知不一致,降低了杜邦財務分析體係的權威和實際使用業績。另外,企業的績效工資占員工全部收入的比例較低,對員工的激勵力度顯然不足,影響了員工參與的積極性,也降低杜邦財務管理的使用收益。
(四)不能滿足企業加強內部管理的需要
現有杜邦財務分析體係主要是麵向外部,以提供綜合信息為主,是一種有效的財務綜合分析方法。但是它不能滿足企業加強內部管理的需要。首先,杜邦財務分析偏重事後財務分析,事前預測、事中控製的作用較弱,不利於計劃、控製和決策;其次,資料僅來源於財務報表,沒有充分利用管理會計提供的數據資料展開分析,不利於加強內部控製;再次,沒有按照成本性態反映成本信息,不利於成本控製;最後,分析方法比較單一,在動態分析時僅僅是各指標數值的簡單比較,卻很難說明各指標對總指標的影響程度。
三、我國企業杜邦財務分析體係的改進策略
(一)引進現金流指標
隨著社會經濟的向前發展,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經營項目的日益增加,現金流量的信息功能也日益凸顯出來,現金流量管理已成為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重中之重。企業在利用杜邦財務分析體係過程中引進現金流指標可以同時解決不能評價企業盈利能力的質量和不能反映企業實際的償債能力的缺陷。
1.全麵反映企業盈利的真實情況
現金流量是基於收付實現製的基礎之上,根據可靠的原始憑證對現金收入和現金支出進行確認,不存在主觀判斷的因素,使得企業難以進行報表更改,有效限製了企業管理層對利潤的調控。也就是說,現金流量恰好彌補了權責發生製在確定會計利潤方麵的不足。因此,在傳統杜邦財務分析體係中引入現金流量指標,能更客觀全麵地了解企業利潤中的“現金”成分,能更準確地判斷企業的盈餘質量。
2.全麵反映企業的實際償債能力
隻有現金流量指標的引入,才能真正地評價企業資產的周轉速度,才能更完整地反映企業的營運能力。首先,現金流量的確認是建立在收付實現製的基礎之上,將現金流量指標引入,來計算資產的周轉速度,符合資產周轉的原始定義;其次,現金流量信息具有識別企業財務風險的功能。引入現金流量指標,將能更好地發現企業資產在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各類風險,從中找出不同風險產生的具體原因,並試圖探索出解決各類風險的有效方法。
(二)導入平衡計分卡考評指標
在導入平衡計分卡考評指標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確平衡計分卡考評指標選擇的原則。在實施過程中要本著:1.必須要與公司的遠景和戰略相適應;2.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相結合;3.先進指標和落後指標相結合;4.短期指標和中長期指標相結合;5.指標要具體並有時效性等幾點原則進行。新業績考評指標由 3 個層次組成。第一層次的指標為企業管理層對企業經營層的業績考核所設計的指標,包含財務麵和非財務麵的指標;第二層次的指標為公司經營層對公司各部門業績的考核指標,這些考核指標是公司經營層把董事會所要求的經營目標進行具體展開;第三層次的業績考核指標是各部門對員工工作的考核,是部門主管對部門經營目標的再分解,把部門目標分到本部門的每一個員工。
(三)引入經營管理能力指標
經營管理能力是指企業利用經濟資源,力求用盡可能少的投資獲取盡可能多的產出的活動能力。企業經營管理能力強弱可通過以下指標進行評價:1. 戰略管理能力指標。戰略管理能力指標主要是評價企業對宏觀環境、所處的行業、企業自身以及競爭對手的認識和掌握的程度;2.資產經營能力指標。該指標主要評價企業資本運營的效果、現有資產的利用率以及衍生金融工具運作效果等;3. 營銷能力指標。該指標主要評價營銷模式及營銷管理情況,可通過營銷模式、營銷網絡分布及管理方式、促銷策略、公共關係策略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價等;4.日常管理能力指標。該指標反映企業日常管理工作的能力;5.外部資源的利用能力指標。該指標評價企業對供應商、銷售商及其他企業和機構的利用能力;6.企業製度指標。該指標主要評價企業製度的科學性和有效性;7.管理者素質指標。管理者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到企業經營運行的效率的高低。
四、結語
杜邦財務分析體係作為一個係統,其本身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在實踐中它會不斷充實和發展。目前在我國它還存在著很多缺陷和不足,必須對其進行改進。我國企業在應用杜邦體係時必須適應這些變化, 在有必要時對其作出調整,引入和應用西方其它的財務分析方法和工具,以滿足我國經濟發展對企業財務分析工作提出的進一步要求。